作為心內科的護士,測量血壓是我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護理操作之一。
自從科室配備了電子血壓計后,對于我們這些美小護來說不僅減輕了很多工作量,還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病人溝通。
不過,也經常遇到很多患者的質疑:“電子的血壓計準嗎,我們就有個電子的血壓計就不準!”
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心中多少會有些“不爽”, 卻找不到強有力的理由來說服他們。
首先患者有這種對血壓測量足夠重視的態度是值得贊許的,血壓誤測經常被人忽視,這樣導致的后果不僅是高血壓疾病的隱患不能及時發現,藥物帶來的毒副作用更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危害。
事實上,5mmHg以內的誤差醫學上一般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雖然聽診血壓測量在臨床上已經應用了一百多年,但由于汞的環境污染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退出歷史舞臺。
測量血壓也不再是只能在醫院做的一個檢查手段,而會更多地出現在家庭里即可自行監測的一個行為。
電子血壓操作更加方便,老人家就算在家里都能夠簡單操作,而且不但像水銀血壓計一樣會存在打破,導致汞中毒的危險。
所以,電子血壓計到底準不準是很多高血壓患者一直很關注話題,而兩種血壓計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
水銀血壓計是柯氏音測壓原理,而電子血壓計是振動法。
電子血壓計測量出來的舒張壓會比較低一些,這也是人們認為電子血壓計的測量結果不如水銀血壓計測量的精準的原因,另外電子血壓計相對更加敏感些,所以 我們更要關注電子血壓計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先休息15分鐘。測量血壓時,安靜、舒適地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兩腿自然分開,全身 。
脫去上臂衣袖,氣囊帶緊縛于上臂,其△ 標記應對準肱動脈處;袋的下緣應在肘窩上2~3cm。
上臂應 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冬日注意保暖防止顫抖。
上臂周經>32cm,應換用大號氣囊帶。
自動測壓過程,患者不能有動作,否則因肌肉運動出現的假波會使測量的結果不準獲失敗。
測量2~3次,取平均值。兩次測量中間間隔3分鐘以上,并且部位、體位要一致。